集成管理系統(IBMS)通過信息論、控制論、系統工程優化論等在軟件工程中的運用,并通過計算機網絡和數據庫,使計算機應用在樓宇自動化領域從某一單一管理系統發展成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統。IBMS系統集成能力的高低和決策分析功能已成為衡量智能自動化管理水平的依據。
需求分析
智能樓宇集成管理系統(IBMS)的目的是集成大廈各種子系統,把它們統一在單一的操作平臺上以進行管理。系統的設計目的旨在令到大廈中各種弱電系統(ELV)的操作更為簡易,更有效率。它提供了一個中央管理系統以及數據庫,同時它會協調各子系統間的相互連鎖動作及相互合作關系,在大廈這些需求IBMS進行協調的子系統有:
- 樓宇自控系統
- 門禁一卡通系統
- 防盜報警系統
-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 視頻監控系統
- 停車場管理系統
- 智能照明系統
- 電子巡更系統
智能樓宇集成管理系統(IBMS)系統應能通過物理層接口或高層軟件接口交接,將以上各子系統進行系統集成,通過高速網絡和開放的、標準的軟件接口進行各系統間的無縫集成,以達到信息共享及系統的聯動,并自動完成數據采集、存儲、分析、報表生成和報表打印工作。
設計原則
系統集成設計一般應遵循的原則是:
1) 開放性
集成后的系統應是一個開放系統,系統集成的過程主要是解決不同系統和產品間接口和協議的“標準化”,以使它們之間達到“互操作性”。它應當提供標準數據接口、網絡接口、系統和應用軟件接口。系統開放性特征是:
- 可擴展性、靈活性好;
- 兼容性和應用軟件可移植性強;
- 可維護性好、生命周期長。
2) 模塊化
系統要嚴格按照模塊化結構方式開發,以滿足通用性和可替換性。采用模塊化設計,分布實施的戰略。
3) 互連性
這種互連性體現在傳輸媒體和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各種網絡設備的配置;各種網絡互連設備的配置;以及各類機電設備、話音/視頻設備和各類控制設備等的配置。子網之間互連采用TCP/IP等標準化協議。
4) 可管理性
集成系統是一個網絡,隨著網絡規模擴大,網絡管理十分重要。要對這樣的一個網絡進行管理,要求:
- 同時支持網絡監視和控制兩方面能力,能監視控制到網絡主要設備;
- 盡可能大的管理范圍和盡可能小的系統開銷;
- 網絡管理標準化。
5) 先進性
系統要與技術發展潮流相吻合的產品,建立一個可擴展的平臺,保護前期工程和后繼先進技術的銜接,使系統具有先進性。
6) 經濟性
經濟成本是系統集成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要求系統設計者從系統目標和用戶需求出發,經過充分論證,選擇適合的產品。
7) 高效率
系統效率高低,體現在系統性能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系統實時響應與控制能力;
- 通信的傳輸速率和帶寬;
- 服務器響應數據庫請求的能力;
- 網絡的吞吐能力。
8) 可靠性
要采用各種措施建造一個高可用性系統。主要措施有冗余,可用性群集,共享數據群集等。